• 雛鵝早期飼養管理注意要點
    時間:2020-06-05      作者:華南生物

           為提高鵝的成活率,因此,雛鵝的早期飼養管理尤為重要。雛鵝到場后及早飲水,開食應在飲水后2-4小時后,前3-5天供給益生菌加1%的葡萄糖、電解多維。供應粗蛋白18-19%營養全面的鵝全價飼料,同時可喂部分青飼料。切記:不可喂蛋雞料、肉雞料、蛋鴨料、豬料。

    一、溫度、濕度

    周齡

    1-5

    6-10

    11-15

    16-22

    23天后

    溫度

    29-27

    26-25

    24-22

    21-18

    逐漸常溫

    濕度

    60-70%

    60-50%

    50%

    40%

           育雛期間,最怕溫度突然變化,從開始育雛到育雛結束,溫度應逐漸下降(每3天下降約1℃)。溫度計前中后左右分布,高度以鵝背部為準。但不能以溫度計為標準,具體還要看鵝群分布是否均勻、采食、飲水,休息時狀態是不是安靜為標準來調整溫度。


           濕度與溫度同樣對雛鵝健康有很大的影響,而且二者是共同起作用的。在溫度低時,高濕度使體熱散發很快,覺得更冷,易引起感冒、拉稀、打堆,造成僵鵝、殘次鵝和死亡,這是導致育雛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,必須注意。在高溫高濕時,體熱散發不出去,多數鵝張口呼吸,食欲下降,大量喝水。同時高溫高濕易引起病菌大量繁殖,造成雛鵝發病率上升。高濕是育雛中經常出現的現象,是育雛之大忌。因此室內喂水時切勿外溢,經常打掃衛生,保持干燥。

    二、密度 只/平方米

           育雛對密度也有要求。密度過大,則生長發育受到影響,出現互相啄羽、啄趾的惡習;密度過小則造成浪費。隨著雛鵝的生長,體重的增大,需對飼養密度不斷進行調整,適宜的密度見表(只/米㎡)

    品種

    1

    2

    3

    4

    中小型鵝(只)

    15-20

    10-15

    6-10

    5-6

    大鵝

    12-15

    8-10

    5-8

    4-5


    三、通風

           雛鵝新陳代謝旺盛,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糞便,產生水蒸氣和氨氣等有害物質,需要及時排出,保持空氣新鮮。通風換氣時應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到鵝身上,以免受涼。

    四、光照

           光照時間前7天每天24小時,第8天開始從晚上減少半個小時光照時間,直到自然光照時間為止,光照強度每10個平方一個3瓦的LED燈。另外,晚上關燈時舍內必須有1-2個弱光照明燈,防止鼠貓驚群引起踩踏。 

    惠州淡水哪里嫩车多2020,惠州淡水哪里有新茶,惠州淡水攻略2020年600内玩